01
“很多曾经觉得特重要的( de)事,时间都能抚平”
南都娱( yú)乐:影片选择了“43岁与18岁自( zì)我灵魂互换”这一高概念( niàn)设定,这个巧思是怎么一( yī)步一步成型的?
马多: 这个( gè)问题关键词是“一步一步( bù)”。它确实是一步步走到这( zhè)的。最初就想拍个穿越题( tí)材的喜剧。穿越题材确实( shí)拍得多,有点俗套,但它又( yòu)特别原始——谁没想过“当时( shí)选另一个就好了”呢?这种( zhǒng)心态很真实。但电影得创( chuàng)新,得给观众新鲜感。定了( le)穿越这个大框架后,我们( men)就绞尽脑汁想,怎么做出( chū)自己的特点。
契机很日常( cháng)。我们工作室有些年轻小( xiǎo)朋友,文身、脏辫,看着特酷( kù)。我进去,他们打招呼:“哥来( lái)了!马老师!”挺客气。突然有( yǒu)天我在想,如果我高中时( shí)见到他们,肯定觉得他们( men)贼酷,一定不是现在和他( tā)们交流的姿态。如今年龄( líng)、身份变了,对同样的人或( huò)事,态度就不同了。我就想( xiǎng),那18岁的我看现在的自己( jǐ),会满意吗?会怎么看待我( wǒ)现在的生活、身边的人?比( bǐ)如开剧本会,一个18岁的灵( líng)魂怎么跟大家交流?
大概( gài)就是在这个心理契机下( xià),慢慢发展出了这个双向( xiàng)穿越的故事。过程中也找( zhǎo)到了想表达的主题:什么( me)是人的“完整”?18岁青春热血( xuè),但那是面对世界的万能( néng)钥匙吗?似乎不是。40多岁成( chéng)熟有智慧,但有时又太有( yǒu)技巧、世故圆滑,忘了那种( zhǒng)简单直接、“打直球”解决问( wèn)题的方式。理想的人生需( xū)要不同维度的补充和完( wán)整,因此我们就把这个主( zhǔ)题,用具象的结构和形式( shì)呈现出来。

南都娱乐:一般( bān)来说穿越电影都是单向( xiàng)的,但你是双向。有没有参( cān)考一些成名的作品?
马多( duō) :两个人灵魂/身体互换的( de)电影挺多,比如《辣妈辣妹( mèi)》《你的名字》。但它们大多是( shì)两个人(母女、父子、朋友)之( zhī)间的互换。剧作结构上肯( kěn)定有借鉴,这是规律。但我( wǒ)们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变( biàn)化:看似两个人,其实是同( tóng)一个人,是自己。
正因如此( cǐ),也增加了剧作上的难度( dù)。因为两个人互换,还是在( zài)同一个时空里发生的错( cuò)位故事,而两个不同年龄( líng)的自己互换,就让故事变( biàn)成了双时空并行,难度成( chéng)倍地升级了。叙事结构上( shàng)两个时空的比重、节奏、反( fǎn)差、呼应和衔接都要考虑( lǜ),因为是同一个人,又不能( néng)各讲各的,所以利用QQ让两( liǎng)个时空可以对话,完成两( liǎng)个灵魂之间,从彼此不满( mǎn)、到对抗、到统一的成长过( guò)程。
最重要的是故事第三( sān)幕还要双线合并,两个灵( líng)魂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( jī)体,既完成高潮戏的动作( zuò)要求,又要表达出自我和( hé)解、坚守自己人生的主题( tí)。那个冠军奖杯就成了两( liǎng)个时空纠缠的重要道具( jù),也是心魔和枷锁的象征( zhēng)。
南都娱乐:影片前半段,中( zhōng)年和青年黄遇奇有过很( hěn)多价值观的碰撞,比如跑( pǎo)步比赛这件事,青年的他( tā)认为是天大的事,但中年( nián)的他认为无意义,你为何( hé)选择用跑步(而非学业、爱( ài)情等)来具象化这种冲突( tū)?跑步是否是种隐喻?
马多( duō) :首先,青年觉得跑步重要( yào),这很真实。小时候一次月( yuè)考都像天大的事,但可能( néng)下个学期就不在乎了。很( hěn)多曾经觉得特重要的事( shì),时间都能抚平。
选跑步,从( cóng)剧作讲,最后需要一个动( dòng)作场面作为高潮,得热闹( nào)起来。青春片常用乐队演( yǎn)出或比赛,我们也考虑过( guò)。但跑步最原始——人类本能( néng),在非洲大草原就会跑,它( tā)直接、有冲劲。乐队或球类( lèi)比赛规则复杂,拍出来容( róng)易假。我是体育迷,看奥运( yùn)会、世界杯,最真实震撼的( de)反倒是全景直播镜头,电( diàn)影很难拍出那种真实感( gǎn)。跑步原始直接,不需要战( zhàn)术配合,拍起来更可控。特( tè)意选了400米,它介于短跑和( hé)长跑之间,正好是标准跑( pǎo)道的一圈,这一圈也象征( zhēng)着人生最终的和解与圆( yuán)满,是个具象隐喻。
南都娱( yú)乐:影片最后,过去和当下( xià)的黄遇奇都遇到了人生( shēng)转折点,但有意思的是,青( qīng)年的他帮忙解决了中年( nián)会遇到的困境,中年的他( tā)解决了青年时遇到的挫( cuò)折,如果没有发生灵魂互( hù)换是否根本没法解决?
马( mǎ)多 :现实里,当下的困难最( zuì)终总会解决,但解决的方( fāng)式或结果,未必是我们认( rèn)为最好或最满意的。穿越( yuè)电影是带着信息优势回( huí)到过去,做个“最优解”——因为( wèi)你知道选另一条路结果( guǒ)不好。但这在现实里无法( fǎ)实现,谁真能回去选那个( gè)“正确答案”呢?而且,选了另( lìng)一条路就真的更好吗?现( xiàn)在不都说“不要美化没选( xuǎn)的那条路”吗?这无解,因为( wèi)现实中没人能真的回去( qù)。
我自己也有遗憾。小时候( hòu)练足球,想过要是坚持下( xià)来,现在可能踢中超了?但( dàn)那样就好吗?不练球,我才( cái)找到了更热爱的电影。所( suǒ)以,“解决”是否更好?人没法( fǎ)跳出来看,很难说。
02
“你永远( yuǎn)无法只改变一点,就确保( bǎo)后面一切都对”
南都娱乐( lè):很多人会对曾经的来时( shí)路感到羞耻,会不停攻击( jī)曾经的自己,但是电影结( jié)尾,两人携手解决了问题( tí),达成了互相理解。这是否( fǒu)意味着成长,其实是一个( gè)接纳自我的过程?
马多: 我( wǒ)觉得是。现在常说“过去不( bù)是黑历史,是来时路”。接纳( nà)自己确实是人生智慧。小( xiǎo)时候觉得特傻特难过的( de)事,时间久了回头看,很多( duō)都成笑谈了。接纳自己需( xū)要时间,也需要更广的认( rèn)知。认知范围大了,时间过( guò)去了,回头看就能接纳。这( zhè)也是很多电影讲和解、讲( jiǎng)自我接纳的原因。这是人( rén)生不变的主题——大部分时( shí)候,我们最终都能接纳。

南( nán)都娱乐:是否可以理解为( wèi),如果没走过那些“错误”的( de)路,就成就不了当下的自( zì)己?
马多: 其实也很难说那( nà)就是“错误”的路。从科学角( jiǎo)度看,人的很多选择可能( néng)是基因编码的结果。看似( shì)感性的选择,背后或许有( yǒu)你的基因、思维活动在驱( qū)动。就算像电影里穿越回( huí)去了,你知道这件事该这( zhè)么做选择,但下一步呢?你( nǐ)可能还是得按你的本性( xìng)来——那本性来自基因、成长( zhǎng)环境、认知。你是什么样的( de)人,大概就会做什么样的( de)选择。
南都娱乐:电影中有( yǒu)句对白,大意是说“很多事( shì)情重来一遍,结果还是不( bù)会改变”,你认同吗?
马多 :这( zhè)可以衔接刚才的话题——到( dào)底什么是“你自己”?就像做( zuò)题,选C跳到第3题,选B做第2题( tí)。你当初选了B,按部就班地( dì)走到第2题,回过头来看,感( gǎn)觉没意义;直接选C跳到第( dì)3题,但那条路径后面的题( tí)你没做过啊!就像黄遇奇( qí),他让家里餐厅开到未来( lái)会火的厚街,贷款做大做( zuò)强,想做成海底捞。但他没( méi)经历过开餐厅之后的事( shì)——人生总有未知,总有你第( dì)一次面对、不知道怎么选( xuǎn)的东西。所以电影里没让( ràng)他一路开挂。就像此刻,假( jiǎ)如我碰倒了面前的一瓶( píng)水,很狼狈,重来一次我可( kě)能不碰水,但谁知道椅子( zi)会不会突然塌了呢?你永( yǒng)远无法只改变一点,就确( què)保后面一切都对。不可能( néng)。

南都娱乐:但电影的结局( jú)确实改变了。你觉得他是( shì)做对了什么,导致了未来( lái)改变?
马多 :首先,我让改变( biàn)主要体现在小的、静态的( de)物品上,比如存钱罐摔碎( suì)了,未来它就消失了,照片( piàn)变了。这是蝴蝶效应最直( zhí)观的体现——这些物品不参( cān)与大的因果。
电影里角色( sè)的命运改变,基于一点:善( shàn)良。比如李盼盼,因为当年( nián)的冲动失手打人,人生落( luò)魄。我让他命运改变,从捡( jiǎn)破烂到开网吧,完全基于( yú)他是个善良的角色。包括( kuò)他爸爸,也是出于爱,满足( zú)他去夏威夷的小心愿。这( zhè)是出于温暖。
但大的因果( guǒ),像黄遇奇能否成为连锁( suǒ)餐饮大亨或像任日天那( nà)么“成功”?这取决于他是什( shén)么样的人、会做什么选择( zé),是个复杂的动态关系,而( ér)且如果他真的改变了成( chéng)功了,那是投机取巧走捷( jié)径得到的,违背了善良原( yuán)则。在大的动态关系上,它( tā)有一条既定的路,不会有( yǒu)翻天覆地的改变。

南都娱( yú)乐:大部分时空旅行的电( diàn)影,都容易引发蝴蝶效应( yīng),除了电影呈现出来的部( bù)分,你觉得黄遇奇的时空( kōng)穿越还改变了什么?
马多( duō) :比如跑步,黄遇奇最后赢( yíng)了,任日天的奖杯随之消( xiāo)失。那意味着当时他夺冠( guān)了,任日天就没夺冠。任日( rì)天没夺冠,他爸对他的态( tài)度、他后续发展轨迹肯定( dìng)不同。但电影篇幅有限,奖( jiǎng)杯一消失,黄遇奇踹开门( mén)还是要跟任日天对抗,保( bǎo)持事件的完整性,以及情( qíng)绪和情感的连续性,没法( fǎ)展开讲其他各种可能。我( wǒ)相信他俩的人生因此一( yī)定会有或大或小的不同( tóng)。李盼盼也是,他没进监狱( yù),真就去开了网吧?不见得( dé),可能长大对电脑没兴趣( qù)了,又有新追求了。黄遇奇( qí)如果得了奖,会不会成职( zhí)业运动员进国家队?可能( néng)性很多。但电影得保持既( jì)定场景的延续性——奖杯回( huí)来,他们还在办公室,任日( rì)天还是老板,黄遇奇还是( shì)那个要踹门的他。
03
“至少没( méi)活成让自己讨厌的人”
南( nán)都娱乐:贾冰和王皓饰演( yǎn)的是不同时空的黄遇奇( qí),你如何指导这两位表演( yǎn)风格不同的演员,去呈现( xiàn)同一个角色的内核以及( jí)灵魂互换后的状态?
马多( duō): 我首先要保证神似,人物( wù)底色不变,标志性动作是( shì)最外化的连接。剧本围读( dú)时我们一起探讨人物的( de)延续性,设计了这个动作( zuò)。但最重要的是回归剧本( běn):黄遇奇底色是什么人?善( shàn)良!18岁有冲劲,43岁不那么“中( zhōng)二”了,但善良没变。比如影( yǐng)片开头,共享单车倒了他( tā)要一辆一辆扶起来,哪怕( pà)上班迟到、哪怕是一件微( wēi)不足道的小事,也要做,毋( wú)以善小而不为。

其次,18岁有( yǒu)18岁的特点,43岁有43岁的特点( diǎn)。交换后,贾冰(中年身体)要( yào)表现18岁的夸张,王皓(青年( nián)身体)要表现中年感。现实( shí)中不可能那么夸张,人不( bù)可能那么咋咋呼呼,但戏( xì)剧效果下,灵魂和身体的( de)反差反而令人物成立。我( wǒ)们更强调不同——大家都知( zhī)道是一个人,但要尽力演( yǎn)出18岁和43岁灵魂的区别,这( zhè)个故事真正的主角,其实( shí)是两个不同年龄的灵魂( hún),而不是他们的身体。没刻( kè)意追求很多外化动作的( de)模仿,那样可能限制发挥( huī)。
南都娱乐:还有肢体动作( zuò)幅度,年轻时会更大,中年( nián)后反而收了起来。
马多 :对( duì),聊过这点。很多肢体动作( zuò)差异是生理带来的。年轻( qīng)人起床“啪”一下就能起来( lái),核心力量足。年纪大了,可( kě)能腰腿不舒服,动作就慢( màn),甚至发声方式都不同。情( qíng)绪表达、夸张表演对他们( men)这样的好演员不难,难的( de)是演出那种生理机能带( dài)来的肢体本能反应。
南都( dōu)娱乐:本片的选角有很多( duō)是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》和( hé)脱口秀比赛出身的表演( yǎn)者,你觉得这些在综艺里( lǐ)出圈的演员,在跨界拍摄( shè)喜剧电影时,有什么让你( nǐ)意料之外的事情?
马多 :选( xuǎn)他们首先基于题材类型( xíng):喜剧。喜剧节奏很重要,他( tā)们在各自领域有得天独( dú)厚的节奏感。合作中发现( xiàn)他们身上真有“梗”!我们的( de)剧本提供了80%基础:情景、核( hé)心冲突、剧情走向、关键台( tái)词。剩下20%拔高出彩的部分( fēn)交给他们。正因为他们是( shì)喜剧演员,能在自己风格( gé)里拔高这20%。现场突然来那( nà)么一个动作,一句台词,常( cháng)有意外惊喜和效果。这是( shì)剧本写不出来的,是他们( men)自己的才华和发挥。

南都( dōu)娱乐:能举个他们临场发( fā)挥的例子吗?
马多 :比如杀( shā)马特打架那场,马旭东(李( lǐ)盼盼)喷完发胶说“黄遇奇( qí)你先去比赛,这交给我”(剧( jù)本有)很英雄主义。走戏时( shí)王皓(黄遇奇)即兴接了句( jù)“你说什么?”(假装没听清)。马( mǎ)旭东那股劲儿一下就泄( xiè)了,显得自己很滑稽,这时( shí)李治良(厚街男孩老大)又( yòu)即兴插话:“他说让你先去( qù)比赛,这交给他。”现场效果( guǒ)特好。正式拍就保留了这( zhè)个方案。很多这种现场即( jí)兴碰撞,都让细节增色。主( zhǔ)要因为他们很放松。
南都( dōu)娱乐:路演时和观众交流( liú),有没有让你意外或印象( xiàng)深刻的观众反馈?
马多: 很( hěn)多反馈挺好。我们不是纯( chún)肢体夸张喜剧,后半段更( gèng)像正剧,情感落点重。但发( fā)现除了说好笑,观众站起( qǐ)来谈感受,更多聚焦在情( qíng)感部分。这让我特别开心( xīn),说明核心的东西大家感( gǎn)受到了,感受得还挺细腻( nì)。还有挺多初中生站起来( lái),十四五岁,问的问题和思( sī)考特别深刻!一点不像小( xiǎo)孩。
我印象很深在长沙,一( yī)个15岁女生问:为什么千禧( xǐ)年代杀马特年轻人染头( tóu)发做头发,现在好像不多( duō)了?有什么时代特点?她考( kǎo)虑得很宏观。我做剧本研( yán)究时了解到,杀马特是那( nà)时一部分迷惘的年轻人( rén)寻找自我价值、彰显个性( xìng)、在时代背景下找到存在( zài)感的方式,不简单是染头( tóu)发,背后有复杂的社会背( bèi)景、时代气息和心理动机( jī)。她问题背后有对时代群( qún)体的思考,我当时挺震惊( jīng)。
还有很多成年观众说解( jiě)压、治愈,甚至找到了力量( liàng)。有考研考公的说压力大( dà),本想看两小时喜剧放松( sōng),没想到最后被鼓励到了( le)。这些反馈让我感触很深( shēn)。说明观众没只把我们看( kàn)成闹腾、奇幻、不接地气的( de)浅薄喜剧。表面下我们确( què)实想表达些深情和深刻( kè)的东西,观众感受到了,这( zhè)让我特别欣慰。

南都娱乐( lè):最后,你想对18岁的自己说( shuō)些什么?此刻的你是18岁的( de)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吗?
马( mǎ)多 :最想说的就是:应该更( gèng)努力一点。我回头看觉得( dé)自己不算特别努力勤奋( fèn)的人,感觉浪费耽误了不( bù)少时间。不是说功利地为( wèi)了达到什么高度,而是觉( jué)得人生像海绵,好多时间( jiān)被浪费了。更努力勤奋点( diǎn),也许能过得更充实,体验( yàn)更多。
18岁的我希望自己未( wèi)来是个非常厉害的大导( dǎo)演。现在看,还没达到那个( gè)高度,但确实在这条路上( shàng)走着。所以还是希望更努( nǔ)力勤奋,抓紧时间。拍电影( yǐng)有物理时间限制,更努力( lì),同样时间能做更多事。18岁( suì)看现在的我,肯定不会100%满( mǎn)意,但应该也不会太失望( wàng)吧——至少没活成让自己讨( tǎo)厌的人。